“住了30多年的无物业小区,环境脏乱差,安全没保障。没想到半年时间变得这么美,管得这么好,真是舒心呐。”70多岁的老人赖建春感叹。 老人家住厦门市思明区镇海社区,这里地处老城区,辖区内80%的楼院都是无物业管理的开放式老旧楼院。以前,这里的住宅楼防盗门、楼道灯等公共设施年久失修,入室盗窃等案件时有发生,公共区域垃圾乱扔,杂草丛生,居民怨声载道。去年6月,厦门市开展“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活动,在政府组织、引导下,这里的居民自主推选楼长,通过向公共资源找财源等方式,参与小区自治,民主议决小区大事,使小区管理井然有序,面貌焕然一新。 多管齐下找财源 无物业小区没有物业费,无钱管事的问题令人头痛,如何解决? 镇海社区石泉路12号斜坡以上的居民区道路存在乱停车的问题,有的居民把车停在别人信箱前;更有人故意划伤挡住信箱的车,出现了纠纷,严重时甚至一天报警20余次。在社区改革中,车主们成立了“石泉路车主自管小组”,设立道闸,划定车位,同时由每个车主每个月交300元,聘人看管道闸,设置监控,保障车辆不被破坏,限制外来车辆入内,避免乱停车。 九竹巷片区也是无物业小区,曾经偷盗成患。居民成立管理小组,商定每户每月出200元钱,用于聘人管理小区,整治环境,巡逻防盗;商定每户居民自己出钱安装维修防盗门和楼道灯,发动居民参与半封闭式管理,安装监控。如今,几乎听不到居民抱怨家中被偷了。 镇海社区还利用石泉路沿路店铺做广告,收入用来弥补小区管理经费不足。同时争取辖区内精神文明共建单位的支持,如福建省军区招待所花费近60万元改造加固易滑坡路段;厦门市民防局投入近600万元,美化防空洞;石泉干休所投资近200万元美化环境、平整路面等。而更主要的资金来源是政府“以奖代补”项目资金,用于安装监控摄像头,以及比较大的社区基建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