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柏华社区里出了件“稀奇事”。鑫瑞康居64岁居民易定书曾是小区里出了名的“犟拐拐”,从八桥镇搬来小区居住已6年,她一直拒绝缴物管费!但几天前,易定书却主动来到社区,将拖欠的6年物管费1000余元交到了居委会主任陈孝平手中。 “犟拐拐”怎么像突然变了个人? 2007年前后,柏华社区出现了7个“农转非”小区房,安置了近2万名“农转非”居民,困难群众较多。由于大家都是从农村或郊区搬来城市居住,在观念上对缴物管费这事还不太接受。另一方面,当时“农转非”小区的物管费每平方米仅0.2元,市场化的物业公司不愿接手,勉强请来的物业公司服务又不到位,居民很不满意。 “所以很多人不愿缴物管费,一年能收齐一半就谢天谢地了!”陈孝平说,易定书是其中最典型的—自搬进小区来,已拖欠物管费整整6年! 大面积拖欠物管费形成恶性循环,小区环境越来越恶劣。为解决这个问题,近几年,柏华社区创新用“社区+物管”的方式,成立“便民利民服务队”,承包小区物管工作。 这支服务队有上百人,由本社区人员组成,其中保安、维修工、绿化工、清洁工大都是社区“40、50”居民。 “社区在对服务队实行自治管理的同时,也接受街道和业主代表的监督。”陈孝平说,社区工作人员一对一分别联系7个小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定期不定期地到小区查看有无车辆乱停放、楼道是否干净、窗台有无灰尘、墙上有没有牛皮癣……所有问题,发现1处记过,发现2处及以上就要追究责任。同时,社区和小区管理处双方也互相督促,每天打出勤表,看有无脱岗、离岗人员,有没有及时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等。 服务队严格的管理给小区带来了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绿树成荫,环境清幽,再也看不到楼道里养鸡养鸭、大货车停在小区坝坝里了……”易定书说,有次她家厕所堵塞,几间屋都进了水。万般着急的老伴给服务队打去电话,几个队员立马赶来帮他们疏通。看着队员们一个个累得腰杆都直不起来,易定书有些不好意思。 还有一天半夜,易定书的女婿不慎在小区外摔伤,家人一个电话打给服务队后,马上就有人来把女婿送到医院。 服务队帮忙的事越来越多,“犟拐拐”易大妈终于觉得,不缴物管费完全说不过去了,因此才有了几天前她主动补缴欠费的事。而在整个社区,像易大妈这样的欠费“钉子户”,也越来越少了。《重庆日报》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