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话:027-87750488 地址:洪山区珞狮南路雄楚广场A4栋6楼 |
|
|
|
|
 |
行业动态 |
大视野] 罗小钢:道义在肩,推动物业管理行业发展 |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4/12/23 15:57:56 阅读次数:
|
2014年10月28日,在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广州珠江物业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下简称“珠江管理”)董事长罗小钢成功连任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自1992年从事物业管理行业至今,他多年为珠江管理及行业发展的努力付出和无私奉献再次得到了行业的认可。
近年来,罗小钢董事长带领珠江管理团队积极改革创新,积极采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设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同时作为国家、广东省及广州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的领导人,他坚持为行业发展鼓与呼,维护行业权益,抵制行业内的不正之风,积极分享本企业在物业管理实践中的先进经验及做法,也得到了业界企业的充分肯定。
创新服务—推动企业转型
珠江管理对物业服务的创新,始终有自己定义。1998年,珠江管理率先在行业成立物业服务中心,倡导以一站式服务。随着现代物业服务企业发展需要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自去年开始,广州世贸中心大厦就以各种方式尝试经营客户资源。首先,珠江管理认真研究如何做到“线下拿出来”,即如何促使客户提供其需求信息资源,公司组织专门的人员将客户的各项服务需求细分成金融、培训、广告制作、通讯服务、珠宝、服饰、洗衣、美食、美容美发、婴幼儿服务、花卉园艺等近30个项目,然后,寻找客户及社区周边的资源,进行资源“配对”、分类,并精心制作《用户尊享卡》及其《使用指南》,客户持有《用户尊享卡》到相应的商家即可享受约定的优惠。其次,珠江管理认真研究如何做到“线上为我用”,即线下的资源如何通过线上平台的交互,实现利益的转化,做到三赢或多赢。为此,珠江管理在设计“线下工程”时就同步设置了“珠江管理”的二维码,建立微信群,以同步宣传“珠江管理”的品牌,并以此密切了与客户的沟通、交流关系,提高了服务效率,降低了办公成本。现“珠江管理世贸大厦”微信群已发展至几千位“朋友”。这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亦为珠江管理下一步建立自己的大客户数据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颐德公馆项目作为珠江管理在管的一个高端住宅项目,业主普遍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也具有比较高的消费能力,为满足好这些高端住宅客户的各项服务需求,同时也为增加企业的经营收入,珠江管理在颐德公馆开设了多个服务项目,内容涵盖健康管理、家政服务、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珠江管理在颐德公馆项目首先开设了健康管理中心,为业主提供专业高端的健康管理服务。该中心实行会员制管理,主要为社区业主和社会高端人士提供社区医疗、家庭医生、健康管理和康复养护等系列化的高端健康服务,帮助其全面摆脱亚健康、预防慢性病、解决就医难,以求达到“治未病”的效果。目前,颐德公馆健康管理中心已争取到广东著名三甲医院的深度支持和多家医疗养生机构的合作。此外,珠江管理还积极主动地站在业主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发掘业主的需求,在颐德公馆为业主提供国际“金钥匙”管家最贵礼遇服务,为业主建立颐居颐养360度优尚生活圈。
同时,珠江管理正筹划打造好一个可延伸的业主商业服务平台。通过业户调研,最精准地抓住业主的各项服务需求,同时寻找业主各项服务的相关供应商,寻求建立商业联盟,将各供应商引入这一商业服务平台。这既可以让业主得到价格上的实惠,同时还可以让企业自身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由于珠江管理的高端服务所产生的品牌效应,今年1月份,珠江管理的顾问团队顺利进驻顺德金茂华美达广场酒店,该酒店为温德姆国际酒店集团旗下RAMADA品牌特许经营管理,拥有配套完善的不同类型的客房418间及中餐、西餐、日本餐厅,康体中心及盛世时代俱乐部,这也为珠江管理提供高端服务及延伸服务项目提供了一个更大、更为高端的平台。
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深挖业主服务需求,提供延伸服务,珠江管理不仅大幅增加了自身的收入,而且各项延伸服务也大大方便了业主的生活,有效提高了各项目的业主满意度,增加了业主对珠江管理服务品牌的认可程度,有力地促进了各项目物业服务费收缴率的提高。珠江管理正逐步从依靠物业费收入盈利向依靠物业费收入和多种经营收入盈利转变,公司的利润来源渠道正逐步多元化,公司正在向现代物业服务企业快速转型。
智能网络—推动管理升级
当前,物业服务企业的刚性成本急剧上升、价格调整机制缺失,使物业服务收费与服务成本出现严重倒挂,相当数量的企业陷入生存困境。针对这种情况,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名誉会长谢家瑾在多个场合大力呼吁,“物业服务企业要通过引入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方式,开创全新物业商业模式,提高物业服务的技术含量、增值服务和产品附加值,实现从粗放型传统服务业向集约型现代服务业的转变。”事实上,珠江管理的转型升级也正是从引进智能化管理技术设备、提高物业服务的技术含量开始的。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罗小钢董事长不仅要求珠江管理的所有项目开始配置电脑,且全面使用工程管理、财务管理等软件,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随着互联网发展,珠江管理积极探讨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利用信息技术,对工作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管理,规范物业管理与服务、整体优化资源配置,将客户关系管理、工程管理、收费管理、物料管理等模块统一运行和集中监控,打破传统的部门独立和地域分散限制,直接将总公司、分公司、项目公司、管理处连接到一起,所有数据集中储存在一个数据库中,并精心打造了收费管理子系统、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工程管理子系统、物料管理子系统、品质管理子系统、决策支持子系统、移动终端运用等六大子系统,完全做到信息实时共享,实现全公司数据集成和集约化管理。
2012年,珠江管理在广州珠江·颐德公馆项目的前期规划设计阶段即提出了设备自动化的建议。此后,该项目引入了一系列先进的智能化技术设备,包括界墙红外线边界防越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智能可视对讲系统、智能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智能IC卡管理系统、360度全方位摄像监控系统,并通过各系统的联动与集中监控,实现了项目安全管理的自动化。自动化的的安全管理大大降低了珠江管理在该项目秩序维护工作方面的人力投入,具有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珠江?颐德公馆项目仅有秩序维护员25人,与同类项目相比秩序维护员减少了20%,每年可节约的人力成本达到了48万元。
随着社会的发展,停车管理正日益成为许多物业服务企业的工作重心之一,许多企业在停车管理方面的人力投入不断增长。为减少企业在停车管理方面的人力投入,2012年,珠江管理以广州世界贸易中心大厦项目为试点开展停车场自动化智能管理的升级改造,先后引入车位信息发布系统、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停车引导系统和窄道红绿灯调度系统,实现了停车管理的自动化。目前,珠江管理在广州世界贸易中心大厦项目投入的停车场管理人员已经由自动化改造之前的18人减少为13人,按每名停车管理员每月3200元的人力成本计算,此项改造每年可为公司节约19.6万元的人力成本,大约一年时间即可回收一次性投入改造的成本。同时,由于停车管理实现自动化,大大方便了车主,珠江管理在该项目的停车收入较改造之前也提升了10%,时租收入提升了18%。
近年来,珠江管理基本实现了在管理面积不断增加的同时人员数量却相对平稳。此外,珠江管理在智能网络化管理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也获得了行业的认可。2014年10月27日,珠江管理申报的《物业管理智能化升级的实践》管理成果被广东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评审委员会审定为第二十四届广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被收录入《广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实践》一书。
道义在肩—推动行业发展
作为一名行业领导人,罗小钢不仅是带动自己所在的企业——珠江管理快速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而且每每在行业发展遇到困难时,他总是能及时站出来,秉承自己“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的座右铭,大声疾呼,帮助行业提振信心,鼓舞士气;在行业发展面临问题时,他也能及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提出解决之道和应对之策,助力行业发展。
2000年,物业管理行业逐步开始走市场化道路,一些物业服务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开始出现压低报价、暗箱操作和恶意攻击等恶性竞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罗小钢主动站出来,在《新经济》杂志上发表《物业管理进入竞争时代》一文。他在文中大声疾呼政府要积极规范物业管理行业的竞争行为。
2004年,一些业内从业人员对行业面临的困境和生存环境表示担忧,对行业前景缺乏信心,罗小钢站出来为行业鼓劲打气。他在广州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会刊《物业管理信息化》杂志发表刊首语《踏平坎坷成大道》,指出物业管理行业正处在既艰难又关键的时期,为此我们必须自信、自强、自救。
2007年,面对行业利润水平普遍偏低、业界士气低迷的窘况,罗小钢在业内发表《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之道》一文,提出物业服务企业要学会经营,以改变行业微利困境。同时,罗小钢还结合本企业实践从企业开展经营的策略、经营项目定位的选择、坚守诚信的经营守则、培养经营人才的方法和企业如何开源节流等5个方面毫无保留地向业界企业传经授道,受到业界的广泛欢迎。
在2007年年底的全国物业管理师大会上,他做了《为注册物业管理师制度实施未雨绸缪》的演讲,系统地提出了他对完善和实施物业管理师制度的建议。
2008年,《物权法》的出台,点燃了诸多物权矛盾的引线,使本来是非难清的局面又添混乱;社会物价的节节猛涨使管理费捉襟见肘;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更让很多物业服务企业陷入管理费难收的困局。面对这种情况,罗小钢站出来呼吁行业面对“寒流”,应当坚守,并撰写了《2008,寒流下的坚守》一文在行业期刊上发表。他呼吁行业同仁:不管寒冰刺骨,我们要始终坚守希望,相信冰雪挡不住春天的脚步,物业管理定能冲出“严寒”。
2008年,《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物业管理行业内一片惊恐,担心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会给物业管理行业带来灭顶之灾。在这种情况下,罗小钢在各种场合呼吁业界同行一定要保持对行业的信心,认为只要行业同心协力,就一定可以拥抱辉煌的明天!
面对行业内出现的“透支服务”现象,罗小钢撰文《透支服务岂能长久》,分析了业内出现透支服务现象的原因,并指出透支服务严重透支了企业的成本和资源,也透支了企业的诚信和业主的消费意识。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两部司法解释出台后,罗小钢敏锐地意识到行业内存在的“过度承诺”和“服务泛滥”现象给企业运营所带来的风险,对此深为忧虑,立刻撰文《司法解释亮利剑 服务承诺须三思》,呼吁物业服务企业对作出事关法律责任的服务承诺,必须慎之又慎,三思而后定!那些过高的、作秀的、不切实际的“服务承诺”该休矣。
面对行业微利的困境,罗小钢提出缺乏经营是行业稳而不富的主要原因。因此,物业管理行业要强化经营,创新商业模式,增强创富能力,并撰写文章《强化经营——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号召业界企业要解脱束缚,积极准备,大力开展经营。
2011年年初,作为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和广州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罗小刚再次撰文《广州物业管理亟待奋起》,提出了广州物业管理重展雄风、再造优势的四点建议:更新观念、产业升级、政府给力和行业自律。
面对物业服务成本的大幅上涨以及质价相符定价机制的缺失,行业内许多物业服务企业都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面对这种状况,罗小钢在本刊撰文《关于服务成本上涨的思考及对策》,提出了行业应对成本上涨的五项策略:合法上调管理费,调整收费模式,恢复服务的本质,更新用人政策,积极开拓经营。
2011年是行业改革发展三十年,罗小钢撰写了《无悔的物业人生》一文,系统回顾了自己与物业管理结缘以及在物业管理行业摸爬滚打18年的艰辛历程,并用“不后悔、不放弃、不抛弃”来概言自己无悔的物业人生!
如今,罗小钢再次连任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他仍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续写并成就自己无悔的物业人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