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社区对业主委员会组建、履职管理不到位”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以来,全市街道、社区积极行动,全力推进全市1832个物业小区业委会组建,目前应建尽建率已达到98%,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然而,在高组建率数字背后,街道、社区更多普遍反映业委会组建难。 这其中到底有多难?如何克服?能为以后非物业小区业委会组建积累哪些经验?市民政局组织我市多个街道、社区进行了座谈。 业委会筹备组建立难 “组建业委会第一步就是要组织业主成立筹备组,然而想要迈出这第一步,困难重重。”江岸区一元街有关人士表示,辖区有的开发商、物业公司阻碍,有的业主群体内部意见不一致,很多业主对组建业委会观望、不关心、怕麻烦,致使筹备组建立难。 为解决这一难题,全市很多街道都像江岸区一元街一样,明确每一个组建业委会的小区,由街工委委员任筹备组组长,小区所在社区书记任副组长,街职能科室科长任联络员的筹备工作小组来推进工作。 一元街有一小区,因前期自发组织换届的筹备组与业主之间矛盾,街道分管主任、事务科长、社区书记连续5个晚上在社区找人谈话,化解矛盾,使之顺利建立筹备组。还有一个小区,业主曾2次筹备成立业委会,均因业主相互不信任流产,致使前期参与筹备组建业委会的业主对现在组建业委会抵触。街道、社区反复上门做工作,最后动员50名业主联名才提交成立业委会的报告。 业委会产生合适人选难 “业委会委员候选人产生是非常难的过程。”硚口区六角亭街有关人士表示,有个小区因外来户多,好不容易找到10个业委会候选人,经过街道谈话,得知业委会成员职责和义务后,有3个候选人嫌麻烦,退出选举。街道、社区、筹备组继续挖掘,再找出3个候选人,这才使选举正常进行。 市民政局有关人士表示,今年需组建和换届935个业委会,每个业委会5-11人,按差额要求最少7人计算,本次业委会组建和换届需选出约7000人,数量非常庞大。业委会委员候选人产生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是有时间、有热情参与业委会工作的不是业主,有能力的业主却因为没有时间不参与。有的业主愿意参与,还常常出现不符合候选人基本条件,即便符合基本条件还不一定受业主拥护和具有示范性。因此,在业委会委员候选人过程中,常常是10个候选人,而至少需要备选15人,甚至更多。街道、社区要对每个人进行资格把关,一一见面谈话,尽量让有能力、有精力、品行优、群众基础好的人参选业委会,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筹备组工作决议产生难 筹备组成立后需起草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小区管理规约、业主大会召开形式等并征求广大业主意见。汉阳区月湖街有关人士表示:“这些对小区管理的约定,是小区管理大法,对每个业主具有约束力,因此业主非常关注,意见很难一致。”月湖街有一小区,由于楼层、朝向、个性偏好等原因,业主诉求五花八门,业主对小区管理规约意见不统一,求同存异的过程相当艰难,反复修改多达50多次。 组织业主投票难 市民政局有关人士表示,筹备工作完成后,最关键的环节就是业主投票。由于政策性强,程序要求严格,这个环节主要存在三大难题。 首先是组织业主投票难,现在一些小区租户多,业主难以联系。硚口区一名街干部说,辖区有一小区,属酒店式公寓,300多户,真正居住的业主只有13户。为了推进业委会组建,社区千方百计,通过物业找业主、通过租户找房东,即便是找到业主,因与开发商或者与物业存在矛盾,有的很冷漠,有的甚至恶语相向。 在投票过程中,投票组织也存在难题。汉阳区翠微街一小区,针对业主“早出晚归”的作息特点,筹备组当中的业主代表和小区的志愿者们在小区门口设立投票点,并将人员进行分栋包片,6个人负责一栋,把选票送到每一户业主家。连续3天早上8点到晚上7点,在小区门口投票点发放和回收选票,并做好相应记录。接下来的4天每天早早吃完晚饭就前往没有投票的业主家,上门发放选票。有的业主下班晚,就一直守到晚上9点。经过一周的努力,终于完成投票。一位社区干部说,本社区今年有3个小区要组建业委会,还有1个换届,自从业委会组建工作启动以来,社区全体同志每天都是晚上十点后才能回家。 要实现业委会组建,必须要“双过半”,而这对于很多小区来说非常难。东西湖一小区,总户数595户,281户为宜昌一公司购买,业主全部在宜昌上班,为确保“双过半”,社区及小区业委会筹备组取得该公司武汉总公司工会支持,在宜昌成立临时筹备组,组织业主远程投票,最终实现“双过半”,成功组建业委会。 为什么要建业委会?建起来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很多小区业主对于我市今年大力推进物业小区业委会组建不解:这么多年来,没有业委会,小区运行不也是挺好的吗?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力气搞这个“形式”? 没有业委会物业无法续约 小区几陷瘫痪 这样的疑问前段时间也存在于东西湖区一小区,该小区业主对于组建业委会比较淡漠,参与程度不高,业委会一直没有能组建起来。最近小区物业公司到期,由于续约物业合同的甲方主体业委会未成立,物业公司无法履约,停止了物业服务。就在这期间小区下水管被堵了,出现无人维修的状况,最后靠社区居委会组织人抢修才应了急。业主们这才明白,成立业委会原来就是大家的事,没有业委会,物业公司就干不下去,小区就会陷入瘫痪,因此赶紧组建业委会,聘请了物业公司。 有了业委会四处沟通 小区难事解决了 业委会组建后,对小区业主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这一点对于江岸区劳动街一小区业主来说感受特别深。今年4月,该小区业委会成立了。成立后遇到第一难题就是水管网堵塞,污水漫溢问题,摆在业主面前的难题是,疏通下水管网要收费,而小区没有维修资金,物业公司因为收费率低也拿不出这钱。 业委会充分发挥“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工作机制,在街道党工委组织下,三方召开联席会议,最后由居委会联系城管部门维修;物业公司提供下水管网图和后勤保障;业委会各家解释宣传,每家收取5元清运费,把打捞出来废弃物清理干净。三方一起携手解决了小区这一难题。 文/马振华 曾静 姜琼 |